什么叫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?
安慰剂是指外观、颜色及口味都与试验药物完全一致,但本身没有治疗作用的药物。英文又叫作"placebo" “sugar pill” 或“dummy pill”,它包含了对应试验药物的所有非活性成分,以及糖、纤维素、淀粉等本身对人体并无特殊作用的物质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北非战场上,伤员非常多,但是作为麻醉药的吗啡又非常稀缺。一位名为Henry Beecher的军医在为士兵做手术时实在没有办法,就突发奇想,让护士给伤员注射了一针管生理盐水,这位伤员竟然觉得疼痛感减轻了。随后,当 Henry Beecher返回哈佛大学后,又在行医中发现很多疾病,从感冒甚至到枪伤,都可以被一些本身没有疗效的“dummy pill”所治疗或改善。于是,在1955年,他第一次提出了安慰剂效应。
事实上,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虽然它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尚无定论,但较为常见的一种解释是--大脑会在很多时候根据它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分泌种类繁复、功用复杂却有针对性的化合物。它也许“欺骗”了大脑,却借助对大脑的欺骗而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功效,即安慰剂效应。概括来说,安慰剂,是我们投给大脑的一个烟雾弹,安慰剂效应则是撒给大脑的“真实的谎言”。
文章目录
关闭
共有 0 条评论